【緣起】

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,一旦進入了小學,似乎就開始一段漫長的時間,周旋在教科書與評量、試卷的循環當中。
尤其考試制度不斷改變,但只見孩子的書包越來越沉重,笑容越來越少,童年的回憶只剩下與考試拚搏的片段。
然而在這一場又一場的考試當中,獲得高分的人,是否就代表人生的勝利呢?

我們常常憶起小時候在田野間奔跑,遊玩間認識了很多昆蟲與植物的名稱。在溪畔的石頭上踩踏時,知道翻起了石頭會看到螃蟹,也知道青蛙和蟾蜍的不同。這些在教科書上當然也能看到,但氛圍卻全然不同,一個是會動的畫面與聲音,一個是寂靜的照片與文字,當然是前者能讓人印象深刻。

而我們有一種想像,帶領孩子們創造童年,時間就在放學之後。

我們正在嘗試組織一個團體,是孩子們互相陪伴、學習、遊玩的共學團體,大人的角色是提供協助與支持。

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且特別的個體,統一印刷的評量、考卷,不見得適用於每個孩子,制式化的課程與時間表,反而侷限了孩子的成長。

所以我們希望可以在生活中學習,實地去探索我們生活的土地,從中學習關於人文、歷史、美學、生態、天文等相關知識,在多元的學習方式之中,活化思考模式。

更重要的是,培養孩子自己的生活能力與人生態度。


【理念】

不同於親子共學的概念,共遊共學是三方的互助合作與成長-家長,孩子,與老師。提供想法,共同討論,由老師帶領孩子學習,而家長提供協助與支持,支持孩子在這樣的模式下探索自己。
所以我們是一個人數不多的小團體,優點是,我們有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對談,透過對談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質與人生觀,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,建立自信心。

在這樣彈性、多元的學習方式下,學會管理與運用時間,養成規律的作息,以及對自己負責的態度。
並且引導孩子團體的運作方式,培養表達、溝通、決策、執行,及檢討的能力。缺點當然是,也許我們得要經歷許多錯誤,但錯誤卻是難能可貴的學習,從錯誤當中不斷的修正,更能培養孩子的挫折容受力。


【實踐方式】

目前預計招募具有相同理念的家庭,學生人數約6人,以小學一、二年級為主,102學年度上學期共22周的時間,統整我們所能運用的資源,例如嘉義在地的各種協會、社區,及不同專長的老師、家長,為孩子安排豐富又愉快的學習計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桃城親子共學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